說起交易,市場上有兩種主流派別:技術分析與基本面分析,作為兩套完全不一樣的分析體系,主要目的都是對未來行情走勢進行預測。
基本面分析主要從宏觀經濟環境、市場需求、地緣政治、供應量及庫存等進行分析預測,技術分析則主要從行情走勢形成的陰陽燭圖與陰陽燭線圖衍生出來的各種技術指標去判斷行情的趨勢與未來走向。
有趣的是,技術分析與基本面分析之間的爭論好像從創始之初就從未停止過,基本面分析者說技術分析無用,試圖將市場的短期波動和無序作為未來走勢的判斷基礎,這注定是徒勞的。
因為任何人都無法預示未來的走勢。但是現實中,為什麼有人用技術分析大賺特賺,而有的人用技術分析卻虧到了破產?技術分析真的沒用麼?還是只是因人而異?
01 技術分析的本質
了解技術分析,首先要了解技術分析的本質是什麼?而要解答這個問題就要先考慮資本市場走勢的本質是什麼?
本質上來說,我們談論的交易,參與的交易都是將來的一種可能性。
昨天的陰陽燭已經在圖表上了,但是沒有人能回到昨天買進去,交易只能參與未來。而未來是未知的,想必這一點大家都不會有意見。
常言道,人類永遠不可能突破的極限就是未來。“世上唯一可知的,就是未來是未知的。”
所以行情走勢是未知的,那麼任何技術指標也就不可能預測行情。
雖然行情走勢沒有絕對性,但行情走勢具有規律性。
就如同天氣預報一樣,雲層厚度,空氣濕度都是可能會下雨的指標,但所有的指標都達到並不絕對會下雨。
所以技術分析的本質是對於下一步行情走勢的可能性的解讀,技術指標是交易的依據,是標準。
還是舉下雨的例子,當雲層厚度和空氣濕度的指標達到一定的值的時候,可能會下雨,我們出門的時候就要帶上傘了。因為這是規律,這是可能性。
但畢竟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不得自己。
以常見的技術語言為例,當陰陽燭站上均線,均線金叉的時候,這告訴我們是一個進場的時機,因為這是規律這也是可能性,但行情會不會上漲是市場決定的,由不得自己。
所以,所有交易都以假設為前提,而假設的標準由技術指標來解決。技術指標就是交易的依據,它告訴我們何時該進場,何時該出場。
但它只對我們的交易行為負責,不對交易結果負責。換言之,一個正確的交易之道應該用簡單的指標,制定簡潔的方案,然後一以貫之地執行。
02 技術分析的三大誤區
很多人在剛開始進入交易市場時,覺得畫幾條趨勢線、看懂圖表形態、記住不同的陰陽燭形態之間的差異,就能夠盈利了。
有這樣想法的往往會受到市場的懲罰,最後的結局往往是以大規模的虧損而告終。
究其原因,大抵是陷入了以下三大誤區之中。
第一:忽視了市場與交易的本質。
在資本市場,正確認識市場本質,是投資者立足市場、實現贏利的根本前提,也是投資者形成自己的交易理念、交易策略的核心要素。
市場是財富的再分配場所,推動價格升降的背後力量是人性,市場的具體價格是通過多、空雙方競爭來實現的。
市場本質上是由人的情緒控制的,市場最大的確定性就是不確定性,市場最大的特點就是隨機性和波動性。
市場上存在著各種力量的博弈,同時受到政策面、消息面、資金面、情緒面的影響,表現為:價格變化短期無序,隨機行走;長期來看,則遵循一定規律性,以趨勢方式演變。
只有正確認識市場本質、掌握市場規律,才有所謂的交易理念、交易策略、交易系統,以及良好心態;否則,投資者容易觀念搖擺,甚至陷入空談、盲動。
第二:盲目用技術分析摸頂抄底,且忽視了時間框架的重要性。
時間週期有大小級別,比如5分鐘、15分鐘、小時、日、周等,一般來說大週期管著小週期,大週期沒有走完,則小週期不會結束。
許多人想用小週期級別的頂部與底部信號去交易,賺取最大的利潤,但往往都折在了半山腰。
脫離時間框架去尋找頂底,是一件非常盲目的事情,要知道多重時間框架都確認的趨勢,有效性才會更強。
在大週期的趨勢沒有明確的轉折之前,我們應該永遠相信趨勢會持續。
交易的大數據分析發現,投資者從趨勢中賺到的利潤,遠大於震盪區間中的波段利潤,技術分析的一大作用就是發現趨勢,並跟隨趨勢。
第三:把某一指標當成萬能的分析與預測工具。
俗話說一招鮮吃遍天,但交易中一個技術指標並不能適用於所有的市場場景。
趨勢行情的指標主要有保力加通道、ADX、移動均線、Aroon等,震盪行情的指標主要有RSI、KDJ、ROC、CCI,許多投資者在剛接觸技術分析的初期,沒有注意技術指標的使用條件,導致出現嚴重的虧損。
多年在市場上的摸爬滾打資深的交易者,都會組合不同的技術指標,形成自己一套獨特的分析體系去應對不同的市場情況。
總之,技術分析是一個千人前面,因人而異的投資工具,資本市場最講風險與收益並存,很多人失敗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工具出了問題,而是因為無限制地放大風險所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