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本市場裡耍金錢遊戲,大多數人的初衷是為討額外一分利。一入交易之門摔跟斗大有人在,同時不缺輕嘗甜頭的幸運兒。垂青過後的幸運者摔了跟斗,是站起直追還是淺嘗輒止?阿海的經歷不失為一個突破口,我們借此探究一二。
人物檔案:
化名:『阿海』
年齡:36
交易年限:1年半
職業:工程師
格言:低買高賣才是王道,沒有客觀的系統,只能是抄底摸底的現實。
“對,工程師。”
“很厲害啊,佩服佩服。”
“沒有,我就一打工的。”
我心想,誰還不是打工呢?資本大環境蕭條的情況下,人人自危,有瓦遮頭有飯入口已經不錯了,倒也不必過度謙虛。不過,聊下來,我才發現,人和人之間的打工是很不一樣的。
誰入場沒遇到一位入門“老師”?
除了工資以外,想要額外的收入,這也是阿海做交易的最直接動力。起始階段,他在一個股票交流群認識了一位老師。剛開始老師在群裡直播講股票,慢慢往外匯交易引導,阿海很自然地跟著開了賬戶。
平台裡面最低交易量是1手,每手的手續費50美金。用阿海的話來講就是:“在外匯買1手,相當於在股市虧一個漲停板。” 喊單—操作—喊單—操作,簡單機械,有人帶,阿海就此踏上交易之路。據瞭解,大多數人進入這個市場都是通過這樣的方式。
誰沒經歷過喜提第一桶金的狂喜?
2017年12月8日,大非農行情來了,阿海跟老師第一次做單,慌裡慌張買了12手,一下子就賺了3000多美金,然後及時離場。
不過大賺一波後,劇情沒往好的方向走。2017年12月14日,美聯儲議息會議,平台老師告訴阿海應該看準時機再入金,因為美聯儲後會有一波更大行情。議息會議期間,瞬間漲了10點,老師幫阿海買了30手,他的賬戶金額去到70000美金。
緊接著,這一單阿海虧掉了24000美金。老師安慰他,表示自己都是幾百手幾百手地做,並把單子給阿海看,阿海懷疑老師持有的是模擬盤,畢竟老師給他看的窗口不顯示賬號。
2017年12月底,阿海的賬戶只剩下10000美金,痛定思痛,決定出金。他感慨自己這一段,就是典型的花錢買經驗。
誰沒在長夜思考失手原因?
阿海總結自己這一年的交易經歷,大多時候憑感覺,沒有複盤習慣,更沒有建立起合理的交易思維,主觀行事還奢望穩定盈利,自己都覺得可笑。
參與課程學習後,阿海慢慢瞭解到交易的本質應該是什麼樣子,把所學用在黃金交易上面,明顯自己逐漸回到對的道路上。
此前,阿海習慣在晚上八點以後尋找機會進場,系統學習之後,突破了時間段的限制,只要滿足規則就會進場。
誰沒努力平衡過工作與交易?
工作之餘,阿海放鬆的途徑除了喜歡運動外,學會了複盤,並體會到了複盤的樂趣。
儘管身邊的人認為交易就是賭博,阿海也不忌諱承認在系統學習之前就是把交易當賭博,不過如今的他跟我強調,自己領會到一點:賭博和交易還是不一樣的,賭博是別人設置規則,你去玩;交易可以形成自己的系統,按照系統去嚴格執行,會有一個勝率的傾斜。
按照規則,阿海其中的一條交易原則是不該碰的行情堅決不碰,3~5天不做單也不像以前那樣著急。
通過不斷總結,不斷交易,阿海把交易課程裡學到的智慧也運用到生活,甚至工作裡。因為課程教會他要講求客觀,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研究就沒有結論。
其實,阿海說到“打工”,我想笑;他說到“純粹”,我也想笑;這種笑並無惡意,是出於他把自己描述成一個“很悶的人”,卻可以偶爾拋出一些表達,聽起來很精闢,而且非常貼近現實,我覺得很驚喜,就連他最後問我的問題也不例外,堪稱靈魂終極一問。
“咳,你這個問題太宏大了。”
當然,我竭盡所能給阿海講了一下自己的觀點,只能說我盡力了。阿海的經歷也許很普通,但試想一下,不能把握市場脈搏,理清脈絡,誰能一路贏下去?好在,願意嘗試瞭解的人已經贏了一大步。
後記
後來我問阿海對之前的提問有沒有新的感悟。他的回答如下,大家一起品品吧,說不定有點啟發。
“我覺得還是心理層面的影響,很多人能找到正期望值的交易系統,但面對市場無時不在的誘惑真的能恪守嗎?很多人都是帶著賺快錢的心思來到這個市場的,交易中不一定耐得住。”
大家對於阿海這個問題有什麼高見呢?